海邦國際受邀參加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智能制造國際合作論壇,分享企業出海深度洞察,共繪合作新藍圖
9月20日,備受全球關注的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智能制造國際合作論壇暨對接會在合肥盛大開幕。此次論壇作為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的核心板塊,以“世界智能制造趨勢和國際合作”為主題,由全球中小企業聯盟、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主辦,吸引了來自國際組織、商協會、世界五百強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及行業先導型企業的300余位國內外嘉賓齊聚合肥,共同探尋智能制造發展新路徑,攜手描繪國際合作新畫卷。
嘉賓致辭:奏響智能制造國際合作序曲
論壇伊始,安徽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紅梅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致辭。她指出,在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并開展智能制造方面的更深層次更深領域的合作,并對論壇的成功舉辦寄予厚望。
(安徽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紅梅致辭)
隨后,德國前總統、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名譽主席、2022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克里斯蒂安·武爾夫,德國聯邦中小企業聯合會董事會主席約亨·萊昂哈特,以及摩洛哥政府投資、公共政策協調與評估部大臣卡里姆·齊達內、馬鞍山市委書記袁方等重要嘉賓也紛紛發表致辭與演講。
(德國前總統、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名譽主席、2022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克里斯蒂安·武爾夫致辭)
(德國聯邦中小企業聯合會董事會主席約亨·萊昂哈特致辭)
(摩洛哥政府投資、公共政策協調與評估部大臣卡里姆·齊達內演講)
(馬鞍山市委書記袁方致辭)
(全球中小企業聯盟高級副主席、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前經濟商務參贊、國務院新聞辦外宣專家何偉文演講)
(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曹方演講)
嘉賓們從不同視角深入剖析了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同時敏銳洞察了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化。例如,當前中國智能制造業已在摩洛哥形成一定規模,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國,中國企業走進摩洛哥開展建設的進程備受矚目。事實上,目前許多國家已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本次大會上,嘉賓們進一步展望了國際合作的美好前景,為整個論壇奠定了積極向上的基調。
海邦國際:專業賦能,洞察出海新機遇
海邦國際顧問集團在此次論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貢獻了專業智慧。海邦國際顧問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王文星作為知名國際稅法專家,在“企業出海發展”專題中發表了題為《中美關稅博弈的現狀及企業國際化突圍的展望》的精彩演講。
解讀政策變化、提供戰略輔導、規避風險應對,演講中,王文星圍繞多個熱點議題展開深入解析。他詳細介紹了中美經貿磋商機制與形式,剖析了當前中國企業國際化現狀、相關政策與模式、美國貿易限定政策、原產地證明與轉口貿易挑戰和“美國優先”政策解析。
同時探討了在此背景下,以海邦國際戰略合作的中國企業Hydro-Blok在廣東、泰國,尤其是美國猶他州成功建設160,000平方英尺的鹽湖城現代化工廠的實踐關鍵數據和典型案例,分享中國企業出海國際化的新范式,并指出中國企業出海新興市場如東南亞的布局亮點,以及跨境電商面臨的風險與應對策略。
針對2025年和2026年的發展趨勢,王文星提出了諸多涵蓋出海突圍與合規應對的前瞻性洞察和策略建議,包括中國企業出海過程中的財稅法問題、有效探索國際市場的方法,以及在海外市場實現合規經營與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此外,王文星還分享了海邦國際在美國助力中國企業發展的實踐案例。他介紹了海邦國際如何幫助中國制造業企業完成落地、選址、規劃、運營等環節,實現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再到“走上去”的跨越;如何聯合美國本土知名家族打造中國制造業自主品牌,在工業模式自動化和工業數據自動化中實現降本增效;以及如何協助中國制造業企業申請美國制造業獎勵計劃、稅收補貼,享受內陸港清關、保稅區加工、關稅豁免或地方銷售稅遞延等優惠政策,深度融入美國市場并實現本土化經營。這些深入的專業見解和實操建議,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專業支撐。
展望未來:攜手共進,開啟智能制造新征程
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高級副主席、海邦國際顧問集團董事長陸怡然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她表示:“本次論壇讓我們對國際市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助力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決心。”
海邦國際將一如既往地深耕專業領域,充分發揮在行業洞察、資源整合、服務創新等方面的優勢,搭建一座穩固高效的國際合作橋梁,緊密連接中國與世界。我們將為中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出海支持,同時積極吸引和融合國際資源,推動全球制造業實現深度合作與共贏發展。
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是一場智能制造領域的思想盛宴,更是國際合作的一次重要實踐。展望未來,海邦國際將繼續攜手各界伙伴,共同推動智能制造領域的國際合作邁向新高度,攜手共創全球制造業的新輝煌。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