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健全地震預警工作體系 京津冀加強區(qū)域協同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市地震預警管理辦法》(簡稱《辦法》)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長、新聞發(fā)言人劉桂萍在24日召開的一場發(fā)布會上表示,北京市健全地震預警的工作體系,加強地震預警系統的規(guī)劃與建設,目前形成了平均臺站間距約11千米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臺網,初步形成了地震預警和信息服務能力。
“有效發(fā)揮地震預警作用,對于保護公眾生命財產安全、減輕地震災害損失具有重要意義。”劉桂萍表示,《辦法》共六章22條,明確了地震預警工作原則與機制、政府管理職責等。
《辦法》提出,北京市健全地震預警的工作體系,加強地震預警系統的規(guī)劃與建設,包括:
——統一信息發(fā)布。北京市地震部門統一發(fā)布地震預警信息,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fā)布預警信息,不得編造和傳播虛假地震預警信息。
——規(guī)范信息內容。地震預警信息包括地震發(fā)生時間、地震震中、震級、地震波到達時間、預估地震烈度等。
——暢通播發(fā)渠道。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和通信運營企業(yè)應當建立自動播發(fā)機制,在接收到預警信息后自動、無償向社會公眾播發(fā)地震預警信息。
——強化應急處置。市、區(qū)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接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后,應當按照地震應急預案做好地震應急處置工作。
劉桂萍表示,北京市地震局根據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的統一部署和頂層設計,牽頭規(guī)劃建設北京市地震預警系統。在系統建設方面,北京市目前正全力推進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北京子項目建設,項目通過建設臺站觀測系統、通信網絡系統、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技術支持和保障系統,形成了平均臺站間距約11千米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臺網,這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目前,項目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正準備進入試運行階段,初步形成地震預警和信息服務能力,最終實現在地震發(fā)生之后6秒至8秒發(fā)布地震預警信息。
劉桂萍還指出,京津冀地域相通、構造相連,需通過三地地震監(jiān)測臺網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才能有效發(fā)揮地震預警作用。《辦法》明確京津冀建立地震預警協同工作機制,統一信息發(fā)布要求,加強信息互聯互通,協同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完)
隨便看看:
- [熱評]坊子法院“人大代表+人民法官”楓橋工作站解糾紛除民憂
- [熱評]董宇輝去哪流量去哪,東方甄選的瓶頸如何破解?定位專家顧均輝這
- [熱評]外媒:中俄合作有助于建立更加和平穩(wěn)定的世界秩序
- [熱評]一線觀察丨光子產業(yè)“大院”“大廠”聯手“追光”
- [熱評]四川首座大斷面瓦斯突出隧道雙福貫通
- [熱評]不打招呼,部長直奔現場調研,發(fā)現了問題……
- [熱評]重回20℃+!周末轉晴,踏青賞春趕緊安排
- [熱評]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yè)·全國兩會精神看落實|山西:以制造業(yè)振興為
- [熱評]京港澳高速新鄉(xiāng)段城市道路下穿施工,通行方案公布
- [熱評]池州長江公鐵大橋今起全面開工建設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