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碼誕生 50 周年,全球每天掃碼次數達 60 億次
IT之家 4 月 3 日消息,條形碼于 4 月 3 日迎來其誕生 50 周年紀念日,這種用不同寬度和間隔的垂直線條來表示數據的方法,在全球零售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加快了結賬過程,使零售商能夠追蹤產品并更好地管理庫存。
1952 年,條形碼技術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直到近 20 年后,1971 年,美國工程師喬治?勞爾(George Laurer)完善了這項技術,并開始向商業化邁進。1973 年 4 月 3 日,若干大型零售企業才就條形碼掃碼標準達成一致,次年美國俄亥俄州首件帶有條形碼的商品 —— 一包口香糖被掃碼,標志著條形碼成為世界通用的信息標識符,目前這包口香糖已成為位于華盛頓的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的藏品。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每天條形碼掃碼次數高達 60 億次,每一秒鐘就有約 7 萬件商品被掃碼出售。
如今,條形碼系統由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建立的國際物品編碼組織(Global Standard 1)管理,該組織擁有約 200 萬家企業會員。它為每種產品提供一個獨特的“全球貿易項目編號”,然后將其轉換為條形碼。每家公司必須根據自己的銷售額支付每年最高近 5000 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34400 元人民幣)的年費。
不過,隨著二維碼的迅速崛起,條形碼或終被取代。國際物品編碼組織(GS1)正在研究開發基于二維碼的新標準,新標準將于 2027 年左右推出。二維碼開發于 1994 年,可以容納更多的信息,因為它們可以像條形碼一樣水平讀取,也可以垂直讀取。并且相比只能由專用設備掃描的條形碼,二維碼可供普通用戶通過手機掃描了解商品的詳細情況。除了提供信息之外,二維碼也可直接用于收付款,這些功能是條形碼所不能普遍具備的。
隨便看看:
- [數據]據傳索尼Xperia I VI將放棄21:9的縱橫比 轉而采
- [數據]Epic Games通過新的AAA免費游戲并為您制定了周末計
- [數據]英偉達將在即將到來的GTC大會上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
- [數據]三星將于3月底在舊款Galaxy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推出On
- [數據]對話OpenAI研究科學家:他們是如何讓GPT4更像人的?
- [數據]Vivo X Fold 3 Pro相機樣品在發布曝光 將配備
- [數據]威剛發布新款 XPG 白金電源:號稱 1000W 級別中最安
- [數據]名片全能王推出極簡模式,讓名片回歸信息交換本質
- [數據]第二代驍龍 8 賦能 MEIZU 20 系列實現全方位“無界
- [數據]消息稱小米Mix Flip將缺乏衛星通信 但電池和電話鏡頭更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